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民间发明者:用创意增添生活色彩“长大了,我想当一名发明家!”这是不少人儿时的梦想,但在很多人的生活里那终究只是梦想。发明,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吗?
我们寻访了两位民间发明者,他们留心着生活中遇到的事和物,总想改变点什么,然后真的改变了什么。他们说:梦可以想,但只有动手做,才有实现的可能。就这样他们用发明,创意了一抹抹属于自己的生活色彩。
“把洗碗、洗菜、洗衣等洗涤水收集起来倒进桶里再用于冲厕、浇花。”这是不少节水家庭的节水方式。
“太麻烦了!”梅列区的黄奇近冲着“省事节水”,做了一套“家庭洗涤水过滤回收装置”,获得了两个实用新型专利。
黄奇近原先和长辈住在一起,长辈们就是用老办法收集洗涤水,而他也从没关注过用水量和水费。2000年,他搬了新家,自从操持起自己的小家庭,他发现洗衣机是个浪费水的家伙。
能不能把洗衣机排出的废水收集并利用起来?用老式收集水的办法肯定行不通。最初,黄奇近想利用洗衣机排水时自带的内冲力,就在排水管出口装了控制开关,但效果不明显。几经折腾,总算有所改观,可水只能到达1.5米的高度,黄奇近又给它接了个管子,加了个水泵……想法一个接着一个,黄奇近又想着是不是可以把卫生间里的洗手水、洗澡水一并收集了。
搞发明总得有两把刷子,黄奇近是一名广电传输发射无线电助理工程师、高级技师,而控制电路设计是他的专长之一。
“你看,这个自控开关往右按下去,就启动了自动模式。我洗手,水流下去了,这水管里有三个传感器,其中一个传感器感应到水管里的水位到达一定位置了,就启动水泵,然后开始抽水,把水抽到顶楼的水箱里。水管里的水抽完了,这时候水管里的另一个传感器感应到了,就自动关闭水泵,不抽水了。”黄奇近现场演示了家庭洗涤水过滤回收装置。他说PG电子最新网站入口,在楼顶的水箱里还有一个传感器,一旦感应到水箱的水满了,就能控制不再进水,而是将多余的洗涤水就正常排入下水管道。
看起来简单,电路设计小型化是关键。“本身有一定的基础,但是为了研制出这套装置,我借鉴了大量国内外的电路设计。”黄奇近说。这套装置中最关键的就是自控电路,一方面要做得很小,一方面要准确控制。至于如何设计,便是他的秘密了。
“水是收集起来了,耗电吗?”“整个装置中,只有水泵工作的时候耗电。”“可是你的开关上不是还有个指示灯,不耗电?”“那是个发光二极管,经过一个电阻就能发亮,不耗电。”
黄奇近请在电网工作的朋友一起核算过,这个装置回收洗涤水每吨用电0.180KW/h(度),按电费每KW/h0.5283元算,回收一吨水电费为0.095元,按每月回收洗涤水5吨算,电费不到0.5元。
这套装置的成本大吗?“按现在的民用水费标准算,用水量小于25吨时,价格为1.55元/吨;超过25-35吨的加价50%超过35吨的加价100%。我们家用水量小于25吨,如果一个月节水5吨,一个月节约7.75元,大概三四年,我的投资成本就回来了。”黄奇近说,如今这套装置在他家已经用了15年。
“用着用着我又有想法了。这三个感应器能不能变成只要两个感应器?”黄奇近通过观察,水泵抽水时间有规律可循,然后他又开始设计新的电路。这控制电路设计出来了,他又开始寻思着能不能把自己正在研究的无线电波融入进去。
“边用边改进,虽然关于利用电磁、无线电波的一些新的想法还没有实现,但是我现在正在研究。”黄奇近说,他一直关注、探索传统广电网科技创新与转型,研究下一代超级基站天地一体化绿色环保移动通讯网解决方案,弥补现有电信行业4G及5G演进存在的基站扰民弊端和边界干扰,跨越现有电信行业4G与广电NGB-E覆盖范围,研究已有成果,目前正在申请专利。
网络上流行一句话,“一个不想当厨子的裁缝绝不是好司机。”而这句话换一下身份职业,套用在“草根发明家”阮道坤身上,也没有一点违和感。他,这个非科班出身的广播电视技师,居然“玩”起了“跨界”,无师自通搞起了电磁灶发明创造PG电子最新网站入口,还捧回了两个“金奖”,可谓不一般。
今年66岁的阮道坤,退休前是永安广播电视台的高级技师,从事高山台技术维护工作,早在1976年就负责了永安第一座电视差转台的建设。
虽说非科班出身,但阮道坤通过自学无线电、广播电视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强,先后担任电视组长、发射部主任、技术部主任等职务,工作30余年不曾出过任何技术事故,还被授予了“福建省优秀高技能人才”荣誉称号。
“我很喜欢研究一些电子的东西,买了很多这方面的书籍来学习研究。”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阮道坤就买来了各种零件和材料,自个儿在家“鼓捣”出了电子管收音机、半导体收音机、音响放大器、黑白电视机等“玩意”。
2006年,阮道坤家里新买了一台电磁灶,在使用过程中,他发现电磁灶加热不均匀,加热面很小。在好奇心驱使下,他拆了电磁灶,一边找明原因,一边通过改变线圈盘、磁条、电路等部件结构,寻思着怎么解决这一问题。
经过各种尝试,阮道坤最终研制出了“束状多圈加热线圈盘”,电磁灶较好地达到了加热均匀的效果。他的这一研究成果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还在2008年“6·18”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览会上荣获金奖。2009年,阮道坤设计的这款“全新型家用电磁灶”,在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暨投资贸易洽谈会职工创新成果展上,荣获了金奖。
这之后,阮道坤又对电磁灶加以改进,研制出了“高频扁排线多圈间隔式线盘”,加热均匀性可以更好地根据需要灵活调整,由此升级为“2.0版本”。但是,他又发现了一个问题:电磁灶如果使用时间过长,线圈容易发热过度而引起损坏,可靠性不够。这可怎么办?
为了使电磁灶完全实用化,工作之余,阮道坤在租来的实验室里,经常一待就是大半天,甚至深更半夜还在做试验。他细心观察电压、电流、功率、散热器温度等各项指标,通过各种严密的计算和设计,特制了线圈盘、电路板、风扇等零部件,反复试验和改进PG电子最新网站入口,还加强了各项保护措施,最终诞生了电磁灶“3.0版本”,不仅加热均匀、加热面积大,而且功率大、功率稳定。
“你看,不管是调高还是调低电压,我的电磁灶实际输出功率跟额定功率的差幅都很小,功率基本恒定,这是国内很多品牌电磁灶都达不到的。”阮道坤为记者现场做起了对比实验。在同等条件下,根据监测设备上显示的数据,只见他的电磁灶在加热面积、功率稳定性等方面,都明显胜过了某常见品牌的电磁灶。
2012年退休后,阮道坤一心投入电磁灶的技术研究和推广。他的新型电磁灶(系列)项目,曾获得福建省小发明、小创造1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
目前,阮道坤在永安市嘉兴电器有限公司担任技术总监,他在电磁灶方面已拿到了5个实用新型专利,公司生产的电磁灶主要有功率2200瓦、2800瓦等四种型号,已获得国家3C认证。
虽然因为公司资金投入、推广能力有限,阮道坤设计的电磁灶在市场上的知晓度还不够高,但口碑却是货真价实的。“西洋镇林田村百分之七八十的村民家里,买的都是我设计的电磁灶,他们都觉得很好用。”对阮道坤来说,自己的发明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为大家带来方便,并获得认可,就已经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