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国家计委、科技部关于印发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1年为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我国的高技术产业,有重点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引导社会资源投向,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根据近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产业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情况,特别是根据“十五”科技发展专项规划和“十五”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中的有关产业化重点任务,我们对1999年国家计委和科技部联合发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1999年度)》(计高技〔1999〕827号)进行了修订,提出了当前应优先发展的141个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现将《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1年度)》印发给你们。请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情况,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在有可能形成本地区、本行业比较优势的领域加快产业化进程,同时要注意避免盲目或重复建设。
《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是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科学技术部共同组织编制并发布的引导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编制指南的基本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明确当前高技术产业化的重点领域和重点方向,引导社会资源投向,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率,有重点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指南(1999年度版)正式发布后,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对引导社会资源投向、推动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及带动民间投资的增加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为引导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指南必须具备较强的时效性,能够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产业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国内外市场变化相适应。指南(1999年度版)发布后,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指南中部分重点领域的产业化工作已取得较大的进展,为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有必要应做出调整;某些领域的产业发展状况或国内外市场需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产业技术发展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指南应及时调整以适应这些变化;另外,有关部门、地方以及科技界、产业界和经济界的各方面人士对指南也提出了许多很好的修改意见和建议。为此,我们组织各方面专家和有关部门对指南(1999年度版)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订,形成了指南(2001年度版)。
此次修订继续按照编制指南时确定的原则开展修订工作,即:1、适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国情,满足国民经济发展之急需,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重大推动作用;2、符合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的要求;3、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4、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经过努力近期可以在有关产业领域中实施产业化。
指南修订的重要依据之一是“十五”科技发展专项规划和“十五”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因此,指南(2001年度版)是科技规划和高技术产业规划有关产业化发展重点的具体体现。
指南(2001年度版)确定了当前应优先发展的信息、生物及医药、新型材料、先进制造、先进能源、先进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航空航天、现代农业、现代交通及其他共十大产业中的141个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体现了以产业应用为重点的特征,突出了产业技术的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注重的是可实现性,而不是面面俱到。
各级地方政府及各部门应视具体情况,突出重点,量力而行,选择有可能形成本地区、本行业比较优势的领域,在政策、体制、投入等方面,对符合本指南要求的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的实施给予有效的支持。同时,应注意避免盲目重复建设。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将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情况、产业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国内外市场变化,继续适时地对本指南进行调整和修订。欢迎并希望社会各界对指南(2001年度版)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将在以后指南的进一步调整和修订时认真研究、参考和吸纳。
网络设备是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网络交换设备、网络管理设备、网间互通设备、网络接入设备、网络终端设备和以卫星技术为基础的网络通信设备等。我国在窄带交换机研究开发和生产方面有很强的实力,低端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产品已经占有一定市场,核心路由器和快速以太网交换机等已取得突破。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开发和生产适应新一代高速宽带信息网的网络产品,提高产品性能和技术水平,扩大市场占有率,实现高性能路由器、高速以太网交换机、软交换设备、网关、宽带接入设备、网络终端和高速卫星信息终端设备等产品的产业化;促进自主开发的网络管理及网络测试设备和软件、智能网设备的应用。
作为信息社会最主要的传输手段之一的光纤通信系统正在向高速率、大容量方向发展。我国的信息化建设正处于大发展时期,对光纤、光缆、高速光电器件及光传输设备的需求量很大,市场前景广阔。我国已形成了从光纤拉制到设备制造的科研、开发和生产体系,在光通信系统设备和光器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为发展高速、大容量、低损耗光纤通信产品奠定了产业化基础。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通过自主开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建立光纤预制棒生产基地,重点突破生产工艺技术和关键制造设备;提高光纤光缆生产技术水平,改善产品结构,实现多模和单模长距离低损耗光纤等特种光纤光缆规模化生产;研制开发40Gbit/sSDH设备,扩大10Gbit/sSDH设备和DWDM设备的生产能力和市场占有率;形成掺铒光纤放大器、激光器、光开关等光有源、无源器件的产业化配套能力;研制开发大容量数字交叉连接设备、光分插复用和光交换等先进光通信设备。
接入网是指联接交换节点与用户的网络,它直接影响网络用户的数量、网络服务的种类及质量。近年来,我国接入网建设适应业务需要和市场需求,正向宽带化发展,产品市场增长迅速。目前普遍采用的宽带接入技术如xDSL铜线接入、混合光纤/同轴电缆接入、光纤用户接入和宽带无线接入,都能向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影像等综合业务。我国接入网技术及产品已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因地制宜地推广应用xDSL铜线接入、混合光纤/同轴电缆接入、以太网接入、光纤用户接入、卫星宽带接入和宽带无线接入等多种宽带接入技术,形成系统设备的规模化生产;提高接入网设计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总体能力。
我国是世界上移动通信网络和用户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预计到2005年我国移动通信用户将达到2.6~2.9亿户,市场潜力极大。目前移动通信技术正在向宽带化、多媒体化方向发展,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仍在不断改进,第三代移动通信正在兴起,WCDMA、CDMA2000及TD—SCDMA等技术试验正在进行,数字集群通信等专用移动通信技术不断发展。我国通过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开发,已形成一定的产业基础。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加快提高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手机、基站设备和交换设备的技术水平、自主开发比重和规模化生产能力;大力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产品及应用软件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重视和加强移动业务的开发和应用;促进移动通信专用集成电路及其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加强数字集群通信产品的生产及系统集成能力;研制、生产移动通信设备关键配套件及测试仪器。
卫星通信是卫星技术应用最广泛、商业化程度最高的领域,其业务主要包括:固定卫星通信业务、移动卫星通信业务、卫星电视直播业务(卫星数字音频广播)和互联网宽带接入等四个方面。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C、Ku、Ka波段转发器制造,与卫星通信四大业务相关的地面终端设备制造及地面运营服务系统。
我国是音视频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随着编解码压缩技术以及数字图像和声音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标准化,模拟音视频系统正朝着数字音视频系统变革,我国广播电视和家电产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随着数字电视的开播,数字音视频及其相关产品将逐步进入市场,数字电视机及其相关产品将构成家庭综合信息终端。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数字广播与电视节目制作设备及系统,数字广播与电视发射、差转和接收设备的研制与生产;数字电视机的产业化;数字压缩编、解码设备,数字电视专用芯片和关键件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数字有线电视前端、数字有线电视条件接收及中间件产品的产业化;高密度数字激光视盘机及关键件、数字摄录一体机和数字相机等家庭信息终端的产业化。
计算机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市场广阔,技术进步快。我国在微型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工作站、服务器及大、中型计算机研制开发和生产方面,已有一定基础,并占有较大市场,但核心技术仍未掌握。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实现便携式计算机的规模化生产;通过自主开发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完善设计手段,研究开发满足不同需要的系列产品,提高工作站、高性能服务器的性能和技术水平及生产工艺水平,实现产业化;进一步研制高性能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外部设备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等打印设备,CRT显示器、液晶显示器、多媒体投影机等显示设备,磁盘、光盘等存储设备,以及扫描仪、数字相机和模式识别输入设备等。随着计算机的迅速普及,对计算机外部设备的需求迅速增长,特别是对存储设备、输出设备和显示设备等需求急剧增加。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开发,形成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液晶显示器和满足金融、商业、税费征管等特定需求的微型打印机的规模化生产;形成光、磁盘驱动器、磁盘阵列、光盘库/塔的规模化生产;形成读卡机、扫描仪、数字相机和模式识别输入设备的规模化生产;形成关键部件和相关配套件以及各种消耗材料的规模化生产。
操作系统是软件的核心,我国需要尽快研制出自主、安全、可靠、实用的国产操作系统。LINUX是一种可共享并提供源代码的操作系统,与操作系统相比,具有稳定、开放、网络负载力强、占用内存小以及运行费用低等特点。LINUX提供了一个开发平台环境优越、界面友好、支持所有通用Internet协议且开发自主的操作平台。在Internet上已有大量基于LINUX的自由软件,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的应用需求。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研制出较高安全等级的、稳定的和实用的LINUX操作系统;研制、集成上层应用软件,加速本地化、产品化工作;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LINUX应用环境和技术支持体系,并在涉及的经济与政府各部门推广应用。
嵌入式系统具有集成度高、体积小、反应速度快、智能化和稳定性及可靠性强等特点,而且多数具有实时功能,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信息家电、办公自动化、移动通信、仪器仪表、医疗电子以及国防等领域,市场十分广阔。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开发生产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软件系统开发测试平台、嵌入式软件系统的微处理器、智能化产品与设备,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
随着因特网应用和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网络应用越来越广泛,应用规模、复杂性空前提高。当前,制约网络化信息系统高效开发和有效运行的瓶颈是缺乏系统的网络软件平台的有力支撑。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进程的逐步深入,迫切需要网络软件支撑平台和中间件。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建立支持信息交换、分布数据资源访问、分布事务管理、负载均衡、系统管理和调度以及Web应用服务的支撑平台和中间件;针对重点行业领域,建立专业平台和行业/领域构件库,如企业信息化平台、电子政务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家庭网络平台和ASP平台等,并进行规模推广应用。
中文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随着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加快开发和推广使用中文信息处理软件是十分必要的,对提高整个中文信息流的速度和质量,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开发使用中文信息处理软件关系到我国今后信息产业乃至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近期产业化重点是:语音识别与合成、文字识别、机器翻译、中文搜索引擎和中文办公套件等。
随着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不仅创造了新的交易消费方式和商务模式,更促进了经济领域管理手段和流程的全面改造,对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增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建设认证体系、支付体系、信息体系和物流配送体系等电子商务基础设施,以及企业产品数据库等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符合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的电子商务平台;大力提高参与国际贸易、国际市场竞争的骨干企业和相关配套业务的电子商务水平;选择一些有条件的领域、行业推进电子商务,探索并形成新的运营模式;支持电子商务基础性软件和关键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重视电子商务领域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确保各体系的互联互通。
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信息化建设对信息技术、信息产品提出了迫切需求。推动大型信息应用系统的建设,对促进信息产业发展和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金融信息化系统,财政管理信息化系统,税务征管信息化系统,邮政信息化系统,企业信息化系统,现代物流系统,交通管制系统,远程教育系统,医疗信息系统,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社会保障系统,社区信息服务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开发系统集成软件,增强承担重大系统工程开发与系统集成的能力。
应用软件是软件家族中最大的一类,广泛应用于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我国的应用软件市场需求增长很快,市场潜力极大。国内在应用软件的开发和产业化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具有一定的人才优势。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优先发展若干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大量开发和生产网络、通信、企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财税、金融、保险、商业、办公自动化PG电子最新网站入口、信息管理、信息安全、CAD/CAM、CIMS、教育、娱乐以及中文语音识别等方面的应用软件;积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软件,大力鼓励软件国际化和软件出口,扩大国产软件的市场占有率。
随着通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安全产品的需求日显迫切。我国信息安全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传输保密、网络安全和身份认证等,但在产品种类、技术档次上与国外同类产品尚有一定差距。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计算机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服务器,安全路由器,安全网络终端,安全数据库管理系统,防火墙,防病毒、防攻击系统,安全检测和监控设备,智能卡及读卡器,高性能数据、语音加解密设备,密码芯片,以及密钥管理、数字证书管理系统,安全支付系统,电子防伪系统等。
集成电路产业包括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等环节。我国每年需要大量的集成电路,但我国自主设计生产的比率较低,集成电路已经成为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瓶颈。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以加强集成电路设计为重点,积极支持集成电路设计与整机开发相结合,设计开发市场需求较大的整机产品所需的各种专用集成电路和系统级芯片;积极发展0.25~0.18微米的深亚微米集成电路技术;扩大集成电路生产加工和封装能力,提高工艺技术水平,扩大产品品种和生产规模;积极鼓励国内外有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的企业以及投资机构在国内建立国际先进水平的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提高我国集成电路生产技术水平。
我国电子专用材料产业已形成一个门类比较齐全、产业规模较大的行业。但硅材料、框架材料、电子陶瓷及氧化铟大型靶材等电子工业所急需的专用材料仍大部分需要从国外进口。近年来,我国在电子专用材料的开发和生产方面已具备一定基础。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高性能软磁铁氧体材料及所需的高纯度原材料(Fe2O3和Mn3O4),高比容钽粉、细径钽丝,高性能电子浆料,大功率压电陶瓷和热释电陶瓷材料等功能陶瓷材料,氧化铟锡大型靶材,高性能液晶材料,超净高纯化学试剂,电子特种气体,3英寸以上铌酸锂和钽酸锂单晶、光刻多晶胶,多晶硅、8英寸单晶硅及外延片,砷化镓材料,以及磷化铟、氮化镓、磷化镓单晶,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用化合物单晶及外延片,封装材料和焊料,微波介质等。
电子专用设备、仪器和工模具是电子产品生产的基础手段,目前正向着高精度、高可靠、高速和全自动方向发展。我国电子专用设备、电子仪器和工模具研制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许多关键设备需要进口。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基础上,研制生产微电子专用设备、电子元件生产专用设备、真空电子器件生产专用设备、整机装联设备和工模具;发展集成电路、通信产品、数字视听产品和新型元器件等的专用测量仪器,以及数字通用测量仪器、综合在线测试仪器等。
随着大屏幕彩电、数字高清晰度电视(HDTV)、计算机等产业的发展,显示器件技术不断更新,市场发展很快,我国已有一定的产业基础。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建设高清晰度CRT、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生产线英寸以上彩色PDP产品,突破PDP显示屏关键生产工艺技术,并逐步实现产业化;形成彩色投影管的规模化生产,实现高清晰度彩色投影管和光学系统的小批量生产;大力推动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的产业化;推进LCOS新型显示器件关键件及系统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加快对有机电致发光技术(OLED)等显示新技术的产业化开发,并实现规模化生产;加强相关产业配套能力,提高新型显示器件原材料的本地化率。
新型元器件是各类电子整机产品的基础,在各种电子产品中有着广泛应用,市场前景广阔。当前我国发展新型元器件的基本原则是:以元器件产品升级换代、满足提高电子整机本地化率和扩大出口为目标,发展片式化、微小型化和多功能化的新型元器件产品,使我国逐步成为世界电子元器件的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中高档片式元器件、新型机电元件、光电子器件、电力电子器件、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混合集成电路和高频频率器件等产品的开发及规模化生产。
汽车电子产品主要有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汽车传动和行驶控制系统、汽车安全及故障诊断系统、汽车信息系统、汽车电子元器件、汽车环保类产品以及汽车设计、制造与试验系统及软件等。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燃油喷射电控装置、节油环保型电子点火装置、制动防抱死系统(ABS)、气囊防护系统、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接收装置等。
基因工程多肽类药物是生物技术产业中最成功的领域之一,也是新药开发的重要发展方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重大疾病防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ɑ—干扰素系列产品,促进人血小板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EGF),肿瘤坏死因子(TA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干细胞因子(SCF)和人白细胞介素—11、胰岛素和葡激酶等已经用于临床治疗的国家一、二类新药;全面推广蛋白质纯化及后处理环节中的先进技术及先进生产工艺。
单克隆抗体在疾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制备和规模化生产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已成为现代生物制品和临床医学中不可缺少的一大类生物活性物质。目前我国每年需批量进口单抗用于各种放免药盒、酶标试剂、金标检测试剂及病理诊断分析。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在大量筛选的基础上,建立各种市场急需的高产杂交瘤细胞株,配套以中空纤维反应器为核心的从细胞保存、培养、扩增到浓缩、纯化、冷冻的全套硬件设施,规范规模化生产的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单克隆抗体现代化生产线。向市场提供各种肝炎、艾滋病、性病、早早孕、排卵、重大出生缺陷产前诊断、癌症及吸毒等检测用单克隆抗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分离、纯化和检测所需的单克隆抗体系列产品;血液病尤其是白血病的免疫分型诊断CD(ClusterDesignation)系列单克隆抗体。用于医学诊断的生物芯片和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产品和治疗用工程抗体等的产业化。
生物技术疫苗是防治肝炎、肿瘤等重大疾病的重要手段。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2亿人,慢性肝炎病人约3000万人,肿瘤等重大疾病的年发病人数也相当巨大,发展生物技术疫苗十分必要。近二十年来,我国已相继研制成功了接近国际水平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痢疾疫苗、霍乱疫苗等。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预防和治疗性的新型乙肝疫苗,儿童呼吸道、消化道传染病用预防疫苗,甲肝灭活疫苗,基因工程甲肝疫苗和戊肝疫苗,乙型脑炎活疫苗,特异性肿瘤疫苗,人幽门螺旋杆菌疫苗,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冻干口服痢疾双价活疫苗等。
生物医学材料与制品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是一个十分有发展潜力的领域。但我国该领域发展较慢,整体水平较低,产品还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利用当前我国已有的技术基础,加快医用生物材料和制品的开发与生产,对促进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生物活性骨(牙)及关节系统替换材料和体内植入物,介入导管和器件,介入性治疗材料,医用硅橡胶制品,血液净化材料和体外循环装置,人工心瓣膜等心血管系统替换材料和制品,眼科等手术用高分子复合材料等。
海洋生物在其生长和代谢过程中,产生并积累了大量具有抗癌、抗病毒和免疫促进等作用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质。我国海区南北纵跨热带、带和温带三个气候带,海洋物种丰富。但是,由于开发技术设备落后,使海洋活性物质产品的品种较少,质量不高。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大规模分离、提取、纯化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重要海洋生物的良种选育、培养和高效利用;海洋药物、海洋生物分子材料、诊断试剂以及酶制剂产品的开发与生产。
近年来,国际上基因工程产品的产业化速度不断加快,部分转基因农作物品种已进入我国市场。我国在有关农作物、林木、蔬菜、花卉和果树的抗虫、抗病、抗除草剂和品质改良的基因工程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已有一批转基因作物、林木品种通过基因安全性评价,进入了商品化种植阶段,在微生物和动物基因工程领域也已经取得一批突破性进展。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建立动植物和微生物转基因新品种的安全生产示范工程,适时加快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高效、多抗转基因农林牧渔业动植物、微生物基因工程产品的产业化。
采用现代胚胎生物工程技术是使畜牧业向高产、高效、优质和集约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国胚胎生物工程技术已有20多年的历史,主要胚胎生物工程技术水平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在我国已引进的良种牛、羊的胚胎基础上,逐步实现胚胎生物工程产业化,快速扩繁高产优质牛、羊优良品种后代,增加良种牛、羊种畜覆盖面,加速我国牛、羊杂交改良速度;应用分子遗传标记和生化遗传标记等技术,提高良种牛、羊的选择效率,加速优良个体的繁育进程。
畜禽水产用生物制品是指利用微生物或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以及动物盘液、组织等生物材料制备的物质,用于预防、诊断及治疗动物疾病,主要包括疫苗、诊断制剂、抗血清和抗毒素、血液制品以及免疫增强剂等,是畜牧水产养殖业的基础性保障物资。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在我国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已有的技术成果基础上,采用细胞悬浮培养技术,逐步提高疫苗和诊断用生物制品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及产业化能力;建立淡水鱼类嗜水气单胞菌分子偶联疫苗和对虾病毒性暴发病核酸检测探针的规模化生产基地,有效控制鱼虾爆发性疾病的大规模流行。
80年代以来,随着对虾、扇贝等重要养殖种类人工育苗技术的突破和生产规模的扩大,我国海水养殖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但缺乏高产、优质、抗逆能力强的优良品种,种质退化现象严重,部分养殖种类个体变小,抗病力差,病害发生日趋严重。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海水养殖扇贝、鲍鱼、对虾等多倍体的育种、育苗技术,大规模海水养殖多倍体技术的推广应用,建立海水养殖基地。
生物分离技术及设备是逐步实现相关生物工程产业化的重要基础。我国每年进口3000吨左右分离介质用于医药行业、发酵行业、生物制品和基因工程产品的分离,同时还进口大量用于科研和产业化所急需的生物反应器及自控系统。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符合自动化及程序化的要求,并附有在线检测装置的大型及特大型分离柱;适用于基因工程及细胞工程产物分离的高精度、自动化、程序化的中小型设备和生产装置;选择生产工艺成熟、产品质量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的分离介质品种进行规模化生产;加快生物反应器和自控系统的产业化。
发酵工程是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遍及轻工、食品、化工、能源、环保、农业和医药等国民经济诸多领域。目前,我国主要发酵产品的年产值高达1300亿元,推进发酵工程关键技术及重大产品的产业化对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选择市场需求量大、技术水平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经济效益好的生物化工原料与新材料、新型酶制剂与重大酶制剂产品、新型氨基酸、寡糖新产品等发酵工程关键技术及重大产品,进行规模化生产,大力推进传统发酵行业的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
我国天然药物资源十分丰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制药手段,发展传统中医药,开发新药并实现产业化,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任务。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参照国际认可的标准规范,优先开发用于治疗肿瘤、肝病、心脑血管疾病、免疫功能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糖尿病和老年性疾病等的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质量稳定可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能进入国际市场的中药一、二类新药;加快发展作用机理明确、技术含量高、具有显著中医药特色与优势的复方药物;加强道地中药材优良品种的规范化、规模化种植生产,以及濒危稀缺中药材的人工种源繁育;推进特色民族药物现代化,如藏药、蒙药和云药等。
开发生产创新药物是一个国家医药创新能力和水平的体现,也是适应知识产权保护、医药产品市场国际化以及发展我国医药产业的需要。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预防和临床治疗迫切需要且疗效突出的新型化学合成药物、新型抗生素药物、手性小分子药物、合成多肽药物、核酸类药物、糖类药物以及作用新靶点的天然药物和贵金属药物等;依托现有的国家重点药物研究单位及重点骨干药物生产企业,根据我国基本国情与当前预防、治疗用药需求,积极促进已经或即将获得新药证书的药物形成产业化。
针对重大疾病防治的需要,在积极研制创新药物的同时,要加强对疗效确切、使用量大面广的新产品及国外专利过期药物的开发和产业化。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治疗心脑血管病的溶栓药物、生化药物,诊断和治疗用放射性药物,抗艾滋病药物,免疫活素,人血代用品,抗感染药物(包括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药物),降糖药物,抗肝炎类药的换代产品和老年性疾病防治药物,镇痛、戒毒类新产品等。
我国是医药生产大国,原料药工业发达,但制剂生产相对落后。国际上制剂工业发展很快,一种原料药往往有多种剂型,特别是缓释、控释、靶向和透皮吸收等类型是国际发展的趋势。加强发展制剂新技术已成为我国医药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加大缓释、控释、透皮吸收以及口服蛋白或多肽类药物制剂的产业化进程,力争在几年内将适用品种中的传统制剂改造成缓释PG电子最新网站入口、控释、透皮吸收以及蛋白或多肽类药物口服制剂;积极发展中药注射剂等新剂型。
我国中药工业整体水平不高,生产过程技术与装备相对落后,严重制约着中药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因此,应积极引进和采用国内外先进工艺及成套装备,促进传统中药产业的技术升级。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超微粉碎技术、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技术、新型吸附分离纯化及膜分离技术等在中药制药中的规范化应用;引进消化吸收与整合适用、先进、成熟的单元制药技术及其配套设备,建设提取、浓缩、纯化、干燥、灭菌、制剂成型、包装及物料传送等生产过程组装式自动化流水线;加快中药制药工艺参数在线检测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及其装备的产业化开发与应用;建立中药制药过程质量监控技术体系。
医疗器械产业已成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和治疗等各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技术水平、工艺水平、产业化程度低和技术装备落后,严重影响了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应用各种先进技术,制造快速、精密、安全、有效、可靠且临床急需的诊断和治疗设备,如数字化多通道的核磁共振成像谱仪、全数字化彩色B超和全身螺旋CT、数字医学影像存储系统(PACS)、无创性治疗肿瘤的超声聚焦刀、新型多功能眼科、外科激光治疗设备、混合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以及医用放射诊断和治疗设备等。
计划生育药具是满足人们计划生育需求、落实避孕节育措施的物质基础。随着计划生育知情选择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需要更加安全、方便和个性化的避孕节育药具新品种和新剂型。现代生物技术、新材料和药物研究的发展,使计划生育药具新品种不断涌现,提高了避孕药具的有效性,降低了副作用。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和新材料研制生育调节药具;生产米非司酮新剂型及开发米非司酮新用途;发展第三代甾体激素避孕药的缓释、控释新材料和新剂型;发展新型医用高分子材料用于生产高质量、避孕制剂;发展避孕疫苗。
稀土是信息产业、绿色能源和环境保护等产业的重要支撑材料。我国稀土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首位,已形成较齐全的工业体系。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及制品、稀土催化材料、稀土贮氢材料、稀土发光材料、超大磁致伸缩材料、高温超导材料、稀土硫化物涂料及颜料的规模生产;加快发展高纯稀土氧化物和高纯稀土单质分离提取工业化生产技术和装备;加快稀土在钢铁冶金、有色金属、玻璃、特种陶瓷、石油化工及农业等方面的应用。
由于异质金属复合材料的性能功能化和较低的成本及应用范围广泛,提高了传统金属材料的发展潜力。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建设铝—不锈钢、铝—钢、钛—钢、铜—钢带液—固相复合工艺生产线,钢—不锈钢复合板坯离心浇铸工艺生产线,表面复合精饰技术制备薄覆层(0.008一0.1mm)金属复合板带生产线;开发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规模化生产技术、半固态成形技术、连续包敷复合高速钢材料及制品,并实现产业化。
工程塑料以其优良的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和建筑等行业具有广泛应用,对增强性能、减轻重量及降低能耗等具有重要意义。而通用塑料的高性能化改善了其机械性能、耐热性能和加工性能,扩大了其应用范围。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对PP、PE、ABS、PS、PVC等通用塑料进行改性,建设万吨级专用材料生产线及超高分子量PE管材等产品加工生产线;建设万吨级酯交换法PC生产装置和PA11千吨级生产线,逐步实现万吨级高绝缘性通信和电力电缆用、油气输送用聚烯烃管材料生产;加快氟塑料成型加工及开发应用;完善并优化塑料电磁动态成型工艺,形成塑料电磁动态注射、反应成型和塑化挤出设备系列化生产能力。
密封件是保证机械装备高效、长期、安全和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件,其技术水平、质量及性能直接影响配套主机产品质量和运行可靠性。我国密封材料及制品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技术引进,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和规模,一般产品能满足各类主机的配套要求,但高压、高速、精密、耐高温低温和耐腐蚀的密封件与国际水平有较大差距。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轿车及中高档轻型车动力传动、减振、制动系统用密封材料及制品规模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重大成套设备中高压、液压、气动系统用密封件;电力设备中高温、高压机械密封;石化工业中高速透平压缩机非接触气膜密封;金属磁流体动密封。
纳米材料因其纳米效应而具有特殊的性能和广泛的用途,是目前科技发展重要热点之一。近年来,我国在纳米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并开始产业化。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以纳米粉体材料、纳米膜材料、纳米催化材料和纳米晶金属材料为重点,实现低成本、环境友好以及质量稳定的规模化生产;加快纳米材料规模化应用于信息、通信、医疗和环保等新兴产业以及能源、交通、化工、建材、纺织和轻工等基础产业,改进性能,提高效率,促进技术进步;加快发展粉末冶金摩擦材料、高温合金粉末以及高纯超细陶瓷粉体材料。
膜工程技术在能源、电子、石化、轻工、医药、环保和有色金属工业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国际上,微膜和透析膜市场最大,气体分离膜已达到工业化规模,渗透汽化膜、无机膜和纳滤膜等正在迅速发展。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功能高分子膜材料及成套装置,均相系列荷电膜及装备,聚烯烃类微滤膜及应用,液体脱气膜、装置及应用。
镁铝合金材料因其超轻超强性能而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汽车以及家用电器等领域,特别是便携式小型电器的关键结构材料,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镁铝合金产品系列,线、板、带、薄板、铸件、异形材加工技术,后加工成形技术及着色技术,相关的配套生产装备。
我国生铁产量已连续多年超过l亿吨,成为世界第一产铁大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我国炼铁将从过去主要靠新建高炉、扩大规模的增长方式转变到挖潜改造和大型化,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增长方式。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将炼铁精料技术、高炉喷煤技术、无钟炉顶、煤气回收利用、长寿生产技术与装备以及高炉生产专家系统等技术进行系统集成,重点解决低渣量的精料技术、超高喷煤极限焦比炼铁和综合系统节能技术,实现高炉炼铁的节能、高效、长寿生产。
近终形连铸以其接近最终产品尺寸、改善材料性能、生产流程短、投资省、节能和保护环境等一系列优点,被誉为冶金科技的一项重大变革,是当今国际冶金界的一个热点。目前,我国已建成三台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在薄带连铸连轧、异型坯连铸、连铸微细组织和均质化控制等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在近终形连铸连轧攻关和方、板坯高效连铸技术成果的基础上,提高洁净钢、纯净钢生产技术水平,结合利用低过热度浇铸、电磁冶金等控制微细凝固组织和均质化等技术,实现薄板坯连铸高效化(拉速提高到6~8m/min)、微细均质薄带连铸连轧和异型坯连铸连轧产业化。
新一代钢铁材料以高洁净度、高均质和超细组织为特征,其强度约为目前普通钢铁材料的一倍,使用寿命可达二倍。目前国内已系统集成了高洁净钢生产技术、高均质凝固组织控制技术、形变诱导相变组织细化技术,形成了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将取得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产业化,同时解决工业化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设备问题,实现新一代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钢、合金结构钢的工业化生产。
选矿—拜尔法生产氧化铝新工艺是针对我国高铝、高硅、低铁—水硬铝石型铝土矿而提出的一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该方法生产流程简单,与我国现行的混联法相比,具有降低能耗、节省投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等特点。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完善工艺流程和生产过程控制技术,实施关键设备国产化,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工业技术,建设30万吨/年选矿—拜尔法生产氧化铝产业化示范工程,并逐步在全行业推广。
我国有大量的多金属复杂矿,矿浆电解新技术对难处理低品位多金属复杂矿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有价金属回收率高并基本消除污染。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进行高效、大容量、机械化和自动化矿浆电解槽的产业化开发,使矿浆电解新技术适合于更多的矿石类型和更大规模生产的需要,提高整体装备水平,重点建设铅锌、铅铜和锰银等金属矿矿浆电解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
我国选矿设备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尤其在大型化和自动控制方面差距更大。近年来经过科技攻关,已开发出适合我国矿石性能和生产条件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设备和一些高效、低毒的新型药剂。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针对典型的铜、铁、钨、锡、钛矿山,组合应用高效低耗的大破碎比细碎设备、分级设备、重选设备、浮选设备和数控加药设备及相应的辅助设备,新型选矿捕收剂、调整剂、起泡剂等药剂,以及自动控制技术,实现产业化。
我国钨资源居世界首位。经过80多年开采,易处理的黑钨矿已进入中、晚期,到2010年,除个别矿山外,大部分矿山将因资源枯竭而关闭。因此,以白钨接替黑钨资源迫在眉睫。我国硬质合金产量及钨出口量虽均居世界第一,但由于深加工程度低、产品结构不合理,每年仍需花大量外汇进口硬质合金深加工产品以满足要求。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高钼白钨矿生产高纯仲钨酸铵(APT)的工程化技术;超细碳化钨粉及超细晶硬质合金牌号系列化及工业化生产技术与装备;高精度、高性能硬质合金刀具、耐磨及异型制品的生产工艺及设备;硬质合金深度加工技术及设备;硬质合金表面改性处理技术及工业化应用;新型电工合金材料。
乙烯是石化工业的基础原料,目前国内乙烯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装置规模小,原料偏重,经济效益差。我国已先后成功地开发了系列CBL型乙烯裂解炉和乙烯分离工艺。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推广10万吨/年大型裂解炉,并用于对现有30~45万吨/年乙烯装置的扩能改造和新建的大型乙烯装置;继续开发15万吨/年大型乙烯裂解炉;推广应用大中型乙烯分离工艺及配套的丁二烯抽提、碳五分离和裂解汽油加氢芳烃抽提等装置。
随着我国国道主干线的建设和城乡建设的发展,道路建设的等级比以前有明显提高。因此,优质道路沥青的供应问题成为沥青市场的焦点。发展我国重交通道路沥青产业,使重交通沥青立足国内,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以较成熟的技术逐步形成重交通道路沥青规模化生产,包括用好国内不多的环烷基原油资源生产重交通道路沥青和充分利用国产重油和进口含硫原油生产质量良好的AH—70、AH—90等牌号的重交通道路沥青,产品质量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使重交通道路沥青在我国道路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油田化学品贯穿石油生产的全过程,对增加产量、提高采油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三次采油需要超高分子量聚合物驱油剂,耐高温和耐盐聚合物驱油剂及新型驱油用表面活性剂;我国原油的特点是含蜡量高,中长输油管线需高效清防蜡剂和降凝降粘剂;三采出来的油水微乳液也需要大量的原油破乳剂。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为配合东部油田三次采油、西部油田钻探以及石油长距离输送的需求,逐步实现系列油田化学品规模化生产,重点是万吨级耐高温、耐盐聚合物驱油剂,万吨级新型钻井液用化学品,万吨级高效清防蜡剂和降凝降粘剂,千吨级高稳原油破乳剂等。
造纸工业是以纤维为原料的化学加工工业,在制浆、漂白、打浆、抄造及成纸加工等整个工艺加工过程中都离不开化学品,造纸化学品能赋予纸张各种优异性能,对于提高纸张质量、减少环境污染起着决定性作用。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不足的国家,在造纸纤维原料结构中,主要使用非木质纤维造纸(占纤维原料的70%)。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针对我国造纸工业大量采用非木材纤维及二次纤维为原料的国情,努力实现系列造纸专用化学品的产业化,重点是2万吨/年造纸专用增强剂产业化装置、万吨级涂布纸用专用化学品、万吨级造纸用树脂障碍控制剂、2万吨/年高留着型淀粉表面施胶剂等。
子午线轮胎具有高速、安全、节油、耐磨、长寿命等特点,是轮胎工业发展的方向。目前我国对子午线轮胎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年产100万套子午线轮胎生产线;天然橡胶专用胶及其生产技术和成套设备;1万吨/年以上子午线轮胎用改性尼龙帘子布、高模低收缩聚酯帘线万吨/年硬质新工艺炭黑,1.5万吨/年软质新工艺炭黑,1.5万吨/年溶聚丁苯橡胶及丁基橡胶,3000吨/年助剂新品种等新型原材料的规模化生产;子午线轮胎成套设备制造。
化肥是保证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资,农业种植业的结构调整对化肥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采用新型水煤浆加压气化及气体净化技术在年产10~18万吨合成氨中型化肥厂建设示范装置;用无堆置熟普钙连续生产工艺,选择年产普钙5万吨以上规模装置进行改扩建示范;用高效单槽单浆磷酸萃取技术,扩大料浆法磷铵装置生产能力;用兑卤脱钠—控速分解工艺制取优质氯化钾技术,磷石膏转化法生产优质K2SO4技术,以芒硝、钾长石为原料制取优质K2SO4技术,建设工业化示范装置;提供各种不同种类的复、混肥及作物专用肥的生产技术和装置。
我国铜金属保有储量虽然有7000万吨左右,但大部分是低品位、难处理矿石,用常规工艺方法不能经济有效地回收。几十年来,大量低品位氧化锌矿不能有效利用而被堆放和废弃。近年来,随着湿法冶金技术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不仅在铜的提取技术上取得突破,而且在低品位氧化锌矿的湿法冶金技术方面也有较大进展,从而使这部分矿石可以采用多种湿法冶金方法直接提取,而且生产成本大大低于传统的火法提取工艺。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针对我国铜矿和锌矿资源的特点,以大型骨干企业为依托,采用先进的湿法冶金工艺(如生物浸出、堆浸、地下溶浸、搅拌浸出和溶剂萃取),逐步实现工业化生产规模,使我国的铜、镍和锌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钛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冶金、化工、能源和建筑等领域,用量不断增加,预计2005年我国对海绵钛的需求将达到7000吨,而我国现有海绵钛的年生产能力仅为2800吨,且单体设备小、能耗高,不能满足我国钛工业发展和钛应用的需要。近十年来,围绕着海绵钛的生产工艺和成套装备的大型化,研究开发成功了一批成果,具备了实施产业化的条件。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110kA大型无隔板镁电解槽及氯气闭路循环,直径大于2米沸腾氯化炉技术,8—10吨级海绵钛真空还原炉技术,矿物油连续除矾技术,海绵钛厂环境综合治理技术等,在此基础上建设5000吨/年海绵钛产业化示范工程。
我国青藏高原具有丰富的锂资源,资源量达783万吨。青藏盐湖锂占我国锂总量82%,约占世界1/5以上,尤以锂盐湖品位居全国之首。锂作为高科技和军工的重要材料,近年来用量越来越大,应加快盐湖提锂技术的产业化。目前我国已研究成功在碳酸型盐湖矿卤水中提取锂盐的中试技术。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建设年产千吨级碳酸锂生产线和千吨级高纯氯化锂生产线,生产高纯金属锂及相关产品。
网络化制造是按照敏捷制造的思想,采用因特网技术,建立灵活有效、互惠互利的动态企业联盟,有效地实现研究、设计、生产和销售各种资源的重组,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快速响应和竞争能力的新模式。它正对传统制造业的生产和经营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建立企业资源信息网和相应的企业核心信息、产品、图形和技术资源等分布式数据库;形成支持网络化制造的Web运行平台;适时在3—5个典型行业实施网络化制造示范工程。
全开放分散控制系统及智能仪表是提升传统工业自动化水平的高技术产品,现场总线技术是实现控制系统开放、分布的重要基础。我国在基于现场总线的新一代全分布式控制系统及现场总线智能仪表的开发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已具有了产业化的基础。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适应多种现场总线标准和能利用Internet的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及其应用现场总线技术的检测与控制仪表;适用于多种现场总线集成的各种软件产品;智能化工业控制部件与执行机构;建立应用示范工程。
传感技术是当今世界发展最为迅速的高新技术之一。新型传感器不仅追求高精度、大量程、高可靠、低功耗和微型化,而且向着集成化、多功能和智能化发展,以满足工业、农业、国防和科研等各个领域的需求。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性能好、技术先进的位移、力敏、磁敏、光敏、热敏、气敏、湿敏和离子敏传感器及红外传感器、光纤传感器等的规模化生产。
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依赖于先进的关键制造工艺和设备的发展。近些年来,我国在精密、高效加工和成型工艺技术与装备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精密零部件加工成套技术(如精密轴承、高速齿轮等);近净成型工艺(如精密铸造、精密锻造、精密冲压)的成套技术应用;快速原型成套技术与装备的工程化;相关工艺过程分析、模拟及优化软件的推广应用;模具加工工艺及设备的产业化。
激光加工技术具有应用范围广、工艺灵活多样、加工精度高、质量好、生产清洁、易逐步实现自动化、柔性化和智能化等优点,可以对金属和非金属材料进行切割、焊接、表面处理、打标、打孔及微细加工等。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对已掌握的技术与工艺进行系统集成和设备配套,加快激光加工成套设备的规模化生产,特别是性能稳定的大功率激光器、大型轧辊表面强化成套设备、激光精密加工工艺与成套设备、激光切割和薄钢板拼焊成套设备等。
机床是制造业的基础设备。机械加工行业对高质量数控机床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迫切要求对我国传统机械加工行业进行数控化改造。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高质量的车、铣数控机床及加工中心的规模化生产;高精度多轴联动数控机床、可重组柔性数控机床生产线、特种数控机床的生产;广泛应用CAD/CAM软件,实现与数控系统的集成。
随着我国制造业特别是汽车、摩托车、家电等行业的发展和日趋激烈的竞争,制造业对工业机器人应用提出迫切需求。工业机器人及其自动化生产装备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成本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工业机器人的生产技术已相对成熟,已具有小批量生产能力。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喷涂、焊接、搬运、装配和检测机器人及其周边设备和控制系统,建立相应的基于机器人的自动化生产线、电力半导体器件及变频整流装置
电力电子技术是高效节能、改造传统产业和促进机电一体化的关键技术,而电力电子器件是电力电子技术的核心与基础。近年来,我国在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及变频整流装置的研究开发中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形成中小功率单管、功率模块和智能模块的规模化生产能力,逐步实现非穿通型50~200A/1200~1600V绝缘门极双极晶体管(IGBT)芯片及模块产业化;形成3~6KV、300~500KVA变频调速装置和200KVA以下变频电源产品的规模化生产,逐步实现Φ
100mm、4500V、2000A大容量晶闸管产品的产业化,满足直流输电和电解电源以及三峡工程备品备件的需要;形成高速斩控型无功动态补偿/滤波装置、高压大功率无谐波污染的变频调速机组的产业化,并大量应用于电气化铁路、大型火电厂风机和水泵;逐步实现电气化铁路专用的27KV、1500KVA装置,10~35KV的通用型系列产品的规模化生产、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和全数字控制交流调速装置;高压大功率调速电机及其控制系统。72、汽车关键零部件
汽车关键零部件是现代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汽车的经济性、安全性、舒适性以及汽车尾气的达标排放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技术引进,我国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开发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按照汽车工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轿车、微型车和轻型车关键零部件的规模化生产技术,重点是轿车自动变速箱、高性能刹车材料、安全气囊、电喷系统、新型汽车空调系统、大型覆盖件和车身设计,小排量高性能汽油机以及4~7升中重型车用柴油机和12升大功率重型车用柴油机及关键零部件。
我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因地制宜地开发并推广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氢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对减少环境污染、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完善并推广现已基本成熟的生物质气化发电和供气技术,结合小城镇建设进行生物质燃烧供热发电和中热值生物质气化集中燃气供应示范;完善600kW级风力发电机组及其关键部件的设计制造及生产技术,引进并开发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及其关键部件,形成200W~20kW独立运行风力发电机组规模化生产能力,完善中小型独立运行风电、光电及其互补发电系统技术,并逐步实现规模化生产;开发高效率低成本太阳能光伏电池技术、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特别是太阳能热水器的系列化、标准化,提高质量,逐步进入国际市场;加快开发中高温太阳能发电设备。
目前我国高性能电池的研究和开发取得了很多成果,但生产规模小、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较差、缺乏市场竞争力。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镍氢电池、液态锂离子电池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无汞碱性锌锰电池和高性能全密闭铅酸电池的原材料及配套件;实现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高性能全密闭铅酸电池及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规模化生产。
煤炭是我国主要的一次能源,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高产、高效、安全、集约化是原煤生产和煤炭洗选、配煤的主要发展方向,而我国煤炭企业现有技术装备水平仍较为落后。要通过工艺和装备的有机配套和优化组合,实现采煤、掘进、运输和提升等主要工艺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满足煤炭工业发展和安全、环保的要求。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为大中型矿井提供适应我国煤矿地质和生产条件的新型成套生产装备,包括高产高效综采机械、快速掘进和机械化支护、安全技术装备等,逐步形成批量制造能力,提供高效、安全的现代化示范矿井技术;加速推广应用大直径重介旋流器、大型动筛跳汰机、空气重介和复合式干法选煤机等高效洗选、配煤装备,形成从设计、设备制造、模块组合式安装到运行管理的总体工程能力。
石油作为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石油工业的整体水平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勘探对象的地表、地下条件越来越复杂,大多数油田处于开发后期,注水效果变差,要求加快发展勘探开发工艺技术装备,不断提高可采储量和油田采收率。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山地、沙漠、浅海和深海等复杂地区的地球物理勘探综合新技术;水平井、侧钻水平井、大位井和欠平衡等钻井综合配套工艺技术;发展地质导向钻井技术与装备、复杂深井钻井技术与装备等;在推广聚合物驱技术的同时,发展复合驱工业化应用配套技术与装备,并形成一定规模;在海上采油平台及其配套设施的系列化方面,形成我国自己的规范、标准,发展新型半潜式钻井平台、新型浮式生产储油轮(EPSO)及海洋工程关键配套设备,加速产业化进程。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对油品的产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采用加氢技术,以改善油品质量,提高轻油收率。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开发具有高抗氮能力、产品质量好及操作灵活等优点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和相关技术,在现有装置上推广应用;加快中压加氢裂化技术、柴油深度脱硫加氢技术等的推广应用;建立20万吨/年级润滑油加氢处理装置及配套设施;建设20~40万吨/年级稠油、渣油悬浮床加氢工业示范装置,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大型工业示范装置。
1012立方米,与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相当。加快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对改善我国能源结构、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高效益、低成本的煤层气勘探开发工业化应用技术、煤层气规模开发与采煤一体化技术等;在已取得煤层气勘探突破的地区,对煤层气进行商业化开发、利用,形成煤层气开发示范基地;建立全国煤层气资源数据库,逐步形成适合我国特点的新型煤层气勘探、开发、生产和利用体系,推进煤层气产业发展。79、高效、低污染燃煤发电系统
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的生产与消费中所占比例达70%左右,而且这一比重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化。目前我国煤炭的转化利用率较低,燃煤排放物已成为大气环境主要污染源。发展高效、低污染燃煤发电技术是实现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实现自主设计的100MW级循环流化床锅炉及辅助设备的完善和提高,引进和开发200~300MW等级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与制造技术,形成产业化能力;加快适合不同燃煤发电系统的低Nox燃烧技术的产业化;提高300MW热电联产机组成套设备的制造能力。
提高发电效率、降低污染、节约资源是今后火电机组的发展方向。发展大容量超临界机组和空冷机组是电力工业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在我国已具备生产600MW大型火电成套设备的基础上,完成600MW超临界火电机组及成套设备的设计与制造,逐步使600~1000MW超临界火电机组形成系列产品;引进技术,加快开发超超临界机组;加强空冷系统设计和空冷元件的设计与制造技术开发,降低成本,形成600MW空冷机组的设计、生产能力,加快空冷机组在富煤缺水地区的应用示范。
我国水力资源较为丰富,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有近4亿千瓦,而目前仅开发利用了资源总量的17%,发展潜力巨大。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大型混流式机组、贯流式机组及抽水蓄能机组等各类大中型水力发电机组。主要围绕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混流式大型机组及2万千瓦以上贯流式机组、10万千瓦以上的抽水蓄能机组的设计与制造,形成200万千瓦大型水力发电机组的年生产能力。
我国的石油资源十分紧缺,煤炭作为基础能源地位长期不会动摇,而燃煤是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发展洁净煤技术是解决能源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的根本出路。洁净煤技术包括煤的生产加工、清洁燃烧、转化和污染控制等方面。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先进的煤炭洗选装置;大型水煤浆生产装置,水煤浆应用专用设备及高性能水煤浆添加剂;型煤加工与利用设备;大型煤炭气化及煤、化、电多联产装置;结合百万吨级煤炭液化示范工程的建设,加快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加强增压循环流化床联合循环发电、煤炭地下气化及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等技术的产业化前期工作。
核电是安全、清洁、经济的能源,也是当前世界上唯一技术成熟的可大规模提供电力的清洁能源。发展核电对促进我国能源多元化、电力结构的优化以及保证我国能源合理开发和供应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结合核电工程的建设,在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基础上,降低造价,提高系统成套设备设计、制造及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的水平,增强核电技术的竞争力,实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目标。
随着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利用,采用天然气发电可改善能源供给结构。燃气轮机发电是一种洁净、高效和经济的电源,造价仅为常规煤电的1/2~1/3,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显著的效益、突出的环保优势等特点。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依托西气东输燃气电站工程,完成100~300MW等级燃气轮机的技术引进,实现燃气轮机国产化;小型燃机技术在进一步示范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热电联供、热电冷联供系统以及车载移动式电站。
直流输电技术是解决高压、大容量、长距离送电和异步联网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电网的不断发展和全国范围内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西电东送重大工程的建设,直流输电技术已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500kV直流输电系统及设备的设计技术,直流控制保护、换流阀、换流变压器、阀控及站控设备、交直流滤波设备、交直流开关场设备、阀厅设备、远动通信设备等关键设备;先进的变电站、配电网综合自动化装置,水电站自动监控装置等。
举世瞩目的西气东输工程对加快我国的能源结构调整和化学工业的升级以及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西气东输工程长达4000公里,为保证安全、稳定和长期运行,必须利用先进可靠的技术作为建设和运行的依托。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天然气勘探开发新技术及成套设备,盾构机械装备,管道监测机器人,网络监测系统、控制系统及装备,天然气脱硫、脱水技术与设备等。
1997年,全国城市的污水排放总量为401亿吨。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约204亿吨,大部分未经处理而直接排放,导致了严重的水环境污染,并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
”计划要求到2005年,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要达到45%。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发展适合国情、低投资、低成本和低能耗的污水处理技术及成套设备,包括曝气设备、中水回用成套设备、生物及活性污泥处理技术及相关设备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等,逐步实现规模化生产;提高综合设计、设备制造与成套、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的能力。88、高浓度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及设备
我国工业废水排放量占污水总量的近70%,其中造纸、粘胶纤维、食品发酵、农药、皮革和印染等工业废水(废液)的有机负荷占工业废水排放总量50%以上,而且不易生物降解、毒性大、固含物浓度高,是废水处理的重点与难点。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造纸工业碱回收(非木浆黑液提取、蒸发、燃烧、苛化)和中段水处理、白水回收的系列化、成套化、标准化设备与工程应用;酒精醪液等固液分离、厌氧、好氧处理达标排放成套设备;染料、皮革、农药等行业清洁生产与达标排放成套设备。
工业水处理药剂对减轻工业水系统的腐蚀与结垢及生产装置的安全、稳定、长期、满负荷运行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已基本掌握了循环冷却水等工业用水处理药剂的生产工艺和配方等。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对已开发成功的价格低廉、应用范围广、处理效果好的高效复合絮凝剂、助凝剂、水质稳定剂、分散剂、杀菌剂、消毒剂及脱色剂等新型水处理药剂,逐步实现规模化生产,尽快形成我国水处理药剂总体生产能力;面向不同规模的给水厂和工业废水、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需求,加速药剂投放设备的定型化、配套化生产。
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沿海城市及西部地区淡水资源比较短缺,严重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利用海水、苦咸水及中水替代淡水是缓解我国淡水资源短缺的一个重要途径,开发利用的潜力巨大。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海水预处理设备;抗腐蚀、防生物附着、无毒缓蚀剂及阻垢分散剂等;工业用海水循环冷却、直流冷却设备;膜组件及膜法水处理装置;万吨级节能型海水淡化系列装置;苦咸水淡化装置及配套技术;中水利用技术及示范。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机动车排放的污染对城市环境的危害和影响日益严峻,有关机动车排放的国家标准日趋严格。低能耗、低排放及低噪音的洁净燃料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既是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又是合理利用能源和保护环境的迫切要求。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高性能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汽车和摩托车尾气净化器整体设计与制造,逐步实现机动车尾气净化用高性能蜂窝载体、柴油车排放碳颗粒物和氮氧化物净化催化剂的规模化生产;加快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甲(乙)醇单燃料发动机技术及相关尾气净化技术的开发与产业化,实现加气站的设计、设备制造和汽车改装部件制造的规模化;完善液化石油气—
—柴油等双燃料发动机技术,选择有条件的汽车厂改建双燃料汽车整车装配生产线;在若干个城市建立洁净燃气汽车、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示范工程。92、烟气脱硫、除尘工艺及成套设备
烟气脱硫、除尘是控制二氧化硫及粉尘污染的主要措施之一,但我国目前仅有不到1%装机容量的火电厂建有引进的烟气脱硫装置。“
”期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要削减10%,对烟气脱硫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若依靠引进国外成套设备,由于投资和运行费用过高,难以满足我国近2亿千瓦火电厂脱硫及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约50万台工业锅炉、18万台工业窑炉及112套催化裂化装置等排放的二氧化硫污染治理的需要。目前大部分在用的除尘设备对5μm以下粉尘不起作用,危害人类健康。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石灰—石膏法、喷雾干燥法、炉内喷钙法、半干半湿法、非定态法脱硫、废渣微肥工艺及设备、氨法脱硫工艺、电子束辐照技术、脉冲等离子技术、中型工业锅炉脱硫成套设备,对5μm以下微尘起作用的大型反吹风和脉冲清尘袋式除尘器,半密闭电石炉烟气余热利用及除尘装置,逐步实现成套化、大型化的目标。93、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及成套设备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生成量快速增加。大量生活垃圾的堆放,侵占了宝贵的土地资源,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我国当前垃圾无害处理的比例低,且处理设施造价及运行成本高。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运行可靠、经济性较好的处理技术和成套设备,特别是大型垃圾焚烧及发电、余热利用成套设备,适合我国垃圾特性的分类、筛选和粉碎设备,低成本无害化卫生填埋技术及相关材料与设备,垃圾在肥料和建材等方面的资源化处理技术与成套装备,高效垃圾清运设备等。
我国冶金、化工、医疗、轻工和污水处理产出的各类危险固体废弃物每年约800万吨,包括:含砷、铅、镉、铬及汞等有毒有害重金属的沉积渣,化工废催化剂,含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工业废渣,轻工和医疗有毒废弃物等。这些危险固体废弃物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不少危险固体废弃物中含有贵重有色金属等有价成分,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危险废物安全收集、存贮和区域性集中处理处置设备,有毒物质的高温安全焚烧技术及设备,资源化利用工艺技术及设备,有价金属的湿法冶金提取工艺技术和工程化。
我国的环境监测基本上处于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阶段,采样仪器以手动、半自动为主。直读型、在线型、应急检测用仪器市场多为国外产品占据,而我国5000多个监测站和大量的企业监测机构又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污水或烟气流量测量仪;CODcr、BOD5、总悬浮物、酸度、总磷、总氮、氨、氰化物、挥发酚、矿物油以及烟尘、二氧化硫等在线自动检测仪器系统;环境空气质量及水源中典型污染物的连续自动检测仪器及系统;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仪及报警器、便携式现场快速直读型测量仪以及电磁波污染监测仪器等。
在石油开采、炼制加工及储运过程中所产生的工业废水和可能出现的溢(漏)油事故,都对土壤和水环境构成严重威胁。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将已经开发出的适于石油类污染控制及环境恢复技术,特别是混凝吸附、隔油、气浮、A—
0生物等工艺及相关材料、清洁剂,结合工程应用逐步实现产业化;同时,提高配套设备的制造能力和产品质量,降低工程投资、运行费用和能耗。97、全流程清洁生产
全流程清洁生产可高效地利用自然资源,降低污染排放,是现代工业生产的发展方向,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针对产业规模大、资源能耗高及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钢铁、有色、化工和轻工等行业,加强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应用,将现有较为成熟的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污染排入、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集成应用于生产实际,同时强化生产管理,建立清洁生产示范工程,并推广应用。
在我国已探明的黄金储量中,有30%为难处理金矿。随着易采矿的大量开采,难处理金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黄金开采的一项重要任务。在难处理金矿资源预处理技术方面,我国已开发成功氧化焙烧、固砷固硫焙烧、加压氧化、细菌氧化及氯化氧化等多种工艺,但工程化实施的成套装备制造是薄弱环节。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加速推广细菌氧化法、新型焙烧法及加压氧化法等先进技术,加快相关成套设备的规模化生产。
我国钢铁工业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10%,单位能耗高出工业发达国家20~40%。而目前发达国家由于将转炉产生的废气转变成清洁的转炉煤气加以应用,已实现了负能耗炼钢。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加速对已掌握的转炉煤气净化回收技术在全行业的推广,提高煤气回收的质量与数量;提高转炉煤气回收成套设备的自动化与安全监控装备水平,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设计、设备制造和安装调试的整体能力,实现转炉煤气净化回收设备大型化、系列化和产业化;建立若干个大中型转炉煤气净化与回收技术示范工程。
炼油厂普遍存在氢气资源不足问题,而炼厂的加氢裂化、加氢精制、加氢脱硫、重油催化裂化、催化裂化和催化重整等装置在正常生产中都副产大量的含氢气体,其氢气含量达30~80%,具有极大的回收利用价值。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加速推广已掌握的回收技术,加快装置的设计、制造及规模化生产能力;建立处理气量为1000Nm3/h以上的产业化示范装置,并在大型炼油厂中推广应用。
尾矿、冶炼渣、煤矸石和粉煤灰等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大量堆存,不但对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危害和严重的安全隐患,同时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的综合利用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选择废弃物复合材料、尾矿微晶玻璃、新型轻质建材及有用矿物与金属提取等产品与技术,建立一批有代表性、技术起点高、综合效益显著,并能达到一定规模的产业化示范工程,逐步形成适用、先进的资源化成套设备及工艺;同时对工业固体废弃物整体利用建立完整的管理办法和技术标准;按资源化、最小量化和无害化管理的要求建立矿山尾矿整体利用管理系统。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面临严峻挑战,荒漠化与水土流失问题严重,直接影响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西部地区生态问题尤其突出,严重制约西部大开发的实际成效。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技术的开发、应用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大面积水土流失和沙漠化防治技术开发及其应用示范,极端环境条件下退化植被恢复重建技术开发及应用示范,干旱半干旱地区、沙区及岩溶地区集水、蓄水、节水灌溉技术及耐旱、耐瘠薄、耐盐碱物种选育等生物技术组装配套工程产业化,多物种、多层次和多产品的立体生态植被种植技术与林农果木等多形式配制经营模式组装配套示范。
目前我国支线航空运输已进入了较快的发展时期,各航空运输企业对安全、经济、舒适和先进的支线客机的需求量加大。发展先进支线飞机,对于我国航空工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和相关的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对现有型号不断进行适应性改进改型,提高产品水平、扩大市场规模;加快30~70座级新涡扇支线客机,以及相配套的发动机、机载设备及材料的研制生产。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交通运输、紧急救援、电力工程、消防、公安执法和旅游等均对直升机提出了使用需求。目前我国直升机工业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科研、生产体系。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平台和型号基础,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改进改型,提高产品品质,增强生产和质量保证能力;加强市场开发,建立市场研究、产品推销和技术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相关的发动机、机载设备及适航关键技术。
航天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世界各航天大国都将发展新型航天运载工具作为保持领先地位的重要体现。为了满足国内不断增长的卫星等航天器发射的需要和提高对外发射服务的市场占有率,必须加快发展新型运载火箭,并对现有运载火箭进行适应性改造。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开发新一代高可靠、低成本、无毒和无污染的运载火箭,形成通用化、系列化和组合化的系列运载火箭型谱。
卫星技术的掌握、发展和应用程度,是一个国家科技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利用卫星技术,建立我国天基基础设施,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发展通信卫星、直播卫星、导航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海洋卫星、环境及灾害监测卫星、科学实验卫星和返回式卫星,加快形成大容量广播通信卫星公用平台。
卫星导航系统正向多功能、规模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并已开始进入市场的高速增长期。我国在GPS应用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并已建立自主的北斗导航试验系统,是导航定位产品使用大国,成为跨国公司竞争的重要市场。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导航终端设备,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接收机的芯片组,关键零部件及软件,北斗导航运营中心、导航信息服务平台的支持系统和应用系统,与移动通信和消费品结合的多功能产品等。
卫星遥感系统在防灾减灾、环境、气象和资源考察等方面的应用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随着我国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卫星遥感系统的完善,这方面的应用会产生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卫星遥感系统在气象服务、国土资源考察、城市规划、农情与林业监测、地质勘探、海洋观测、环境监测及防灾减灾等领域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主要农作物种子每年需求量约为125亿公斤,其中商品种子量45亿公斤,但经过分级精选、包衣处理的种子不到用量的25%;我国每年需苗木20亿株,种子1000万公斤,多年生经济类林木种苗需求量逐年增加,优质种苗供不应求。同时,随着我国草原畜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草原建设也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培育高产、优质、高效以及抗逆性、适应性显著、适宜加工的农作物和林木品种/组合,建立粮、棉(麻)、油、糖、菜、烤烟及花卉等主要农作物和林木种子繁育、分级、精选、包衣处理示范工程,林木、水果、茶叶、蚕桑、橡胶和中药材等优良种苗规模化、标准化繁育、生产及推广示范工程,建立水果、茶叶、蚕桑、中药材和木本花卉等多年生经济作物离体保存和开发应用示范工程;加快优良专用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积极开展太空育种工程;加快优良牧草种子的开发、生产、加工、检验、供销一体化进程,实现牧草种子良种化、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建立与脱毒组培、离体快繁、质量监控、原种繁育相配套的工厂化生产示范工程和脱毒制种基地。
我国是食物生产大国,然而农林牧副渔业深加工的产业化程度较低,农副产品贮藏、保鲜、加工和流通技术与体系的落后,不仅对我国农副产品的国际贸易、国内食品加工产业造成不利影响,而且也阻碍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及油料等主要粮油产品,有出口创汇优势的蔬菜、水果、花卉、茶、麻、丝、食用菌、中药材和特种资源等主要经济作物产品,肉、蛋、奶、毛等主要畜产品,鱼、虾、贝、藻等主要水产品,主要木本油料产品、木本粮食产品、林化产品、林木、竹藤等主要林业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精深加工增值技术、综合利用技术与成套设备;农副产品产后干燥、保鲜、检测、分级、精选、加工处理和包装系列设备,新型贮藏运输设备,专用冷却设施和先进、配套的分离、精制及综合利用技术与设备,建立蔬菜、水果、花卉、肉类和水产品等鲜活农产品从产地到市场的冷链系统。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厂化设施栽培PG电子最新网站入口、养殖生产国家,但相关的技术与装备严重滞后,制约着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工厂化专用品种培育及配套栽培/养殖技术,专用肥料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相关设施、材料及专用配套农机具,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与装备等,在不同层次上逐步实现系统配套、高度集约的工厂化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与设备的产业化生产,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是世界上十三个贫水国之一,而农业灌溉用水又超过全国总用水量的三分之二。因此,发展性能先进、质量可靠和经济耐用的节水灌溉成套设备,对确保粮食安全生产、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逐步实现各种适用于大田、温室大棚和园林等使用的喷灌、微灌、滴灌、渗灌、管道灌溉成套设备及材料的规模化生产,进行保墒剂、保水剂、土壤调理剂及水肥调理剂等的产业化生产,大幅度提高机灌设备的整体配套性、材料性能和产品质量,建设农业高效节水示范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我国集约化养殖设备落后,单位人工饲养量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草原长期超载放牧,草场退化、沙化严重,产草量和承载能力下降。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畜禽饲养场粪污处理成套设备,30~40吨/时大型高效节能配合饲料加工成套设备及1.5~3吨/时膨化饲料加工设备等;适合在外海养殖的抗风浪网箱,如柔性网箱、浮沉式网箱等;草籽收获及加工设备,亚表层浅松草原改良机具,草原保护设施和虫害、鼠害防治设备,优质牧草收贮加工设备。
有机肥不仅包括传统的动物粪尿、有机垃圾的生成物,也包括生物菌肥。我国近年来在畜禽粪便、工厂有机废弃物和城市垃圾的肥料化处理方面积累了许多技术,同时也开发了多种高效生物菌肥。加快推广这些有机肥的生产和使用技术,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土壤肥力状况、改善作物品质、提高化肥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均有重要意义,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大中型畜禽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加工处理、城市生活与工业有机废弃物肥料化系列产品规模化生产及其相关的成套设备制造,实现高效肥料菌剂及菌肥的产业化生产,形成高效有机肥产业。
秸秆养畜对保护草场、净化环境、改良土壤、解决部分反刍家畜的粗饲料都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发展秸秆养畜的关键问题是受机械化处理技术的限制,同时成熟的氨化、青贮技术未能及时得到普及应用。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粮饲兼用型玉米秸青贮的收割、贮存、挖取和运输配套机具及现代化青贮塔的生产工艺标准。